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智慧手機爭霸 蘋果三星纏鬥


分析師表示,智慧手機市場在2012年趨成熟,蘋果與三星戰火持續,iPhone 4S讓蘋果有望奪回智慧手機市占龍頭。據研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指出,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將超過傳統手機,2012年是智慧型手機年,市場會逐步成熟;整體而言,價格可作為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速度重要的觀察指標。

2011年各品牌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來看,蘋果與三星之間的戰火持續延燒,作業系統方面微軟(windows)也加入戰局,將配合諾基亞(Nokia)的手機一起進攻,智慧型手機市場戰況在2012年更加激烈。

據網路統計公司ComScore最新數據,截止201111月底往前推的 3個月,在美國手機市場上,三星在智慧手機與傳統功能手機市場均居手機制造商榜首,加起來獲得25.6%的市占率,Android仍是領先的智能手機平台,市場占達46.9%

不過路透(Reuters)的研究調查指出,雖然2011年第3季三星取得領先,然而第4季蘋果(Apple)推出新款的iPhone 4S帶動買氣,舊款產品也降價銷售,2011年第4季有望再度奪回全球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市場龍頭寶座。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精品手機


手機大廠與時尚品牌合作推出精品手機已有多年的歷史,過去的合作比較偏向於功能手機,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及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都曾與精品業者合作,諾基亞曾推出凡賽斯(Versace)版的72708800,摩托羅拉與D&G、法拉利 (Ferrari)都合作推出過RAZR系列機種,三星及樂金也分別與Giorgio ArmaniPrada合作推出觸控手機。

早期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等手機廠商,跨界與精品業者合作,多半只是利用現成的產品推出限量版,後來樂金及三星分別與PradaGiorgio Armani合作,才開始掀起全面合作的潮流,包括外觀設計、使用介面及配件都有注入精品品牌的風格;近兩年隨著觸控螢幕智慧型手機崛起,手機大廠與精品業者的合作從功能手機提升到智慧型手機,一改過去精品手機只注重外觀設計而輕忽產品功能,也開始兼顧硬體規格。

2年手機廠商與精品業者合作智慧型手機的例子不少,例如宏碁與法拉利(Ferrari)合作推出限量版Liquid E,三星與Giorgio Armani合作推出Giorgio Armani版本Galaxy SRIM(Research in Motion)LG分別與保時捷(Porsche)DesignPrada合作推出智慧型手機,諾基亞旗下的Vertu也推出首款Symbian觸控機種Constellation



環保署公告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減量率目標


環保署於1001223日公告修正「限制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使用」,修訂量販店及超級市場101年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減量率目標為40%;自102年起,集中品項規定蛋、蔬果及糕點麵包等三類商品的石化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減量率應達80%,整體減量率預估達到46.5%。

為節約自然資源,逐年減少以石油等耗竭性資源製成的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的使用量,環保署於96年依據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規定量販店及超級市場自967月起逐年減少包裝蔬果、肉品、水產、蛋類、糕點麵包等產品的塑膠容器使用量,減量方式包含商品不使用托盤或包裝盒包裝、包裝輕量化及改用石化塑膠材質以外容器替代,減量率目標第1年及第2年減量率應分別達15%及25%。之後歷經3次修正,99100年之減量率目標為27.5%及35%。

環保署表示,減量措施實施後,967月至99年底共計減少2,300公噸石化塑膠包裝;99年各業者減量率平均值達到33%,共減少885公噸石化塑膠包裝,其中蛋、糕點麵包及蔬果類使用之塑膠包裝減量率各為84%、69%及33%。因此,該署修訂公告,自102年起集中管制品項,引導業者優先加強蔬果、蛋及糕點麵包三大類產品進行包裝減量,並簡化減量計畫及成果提報作業,如無法達到所訂之減量率目標,再從其他類別的商品減少相同個數的包裝,以符合減量率規定。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西雅圖禁塑膠袋 卑省不跟進


大溫地區繼續推行消費者自行減少使用購物塑膠袋的做法,無意跟隨鄰近的美國西雅圖及波特蘭全面禁止。大溫不少居民喜歡南下美國前往購物的西雅圖,市議會上周一致通過禁止使用購物塑膠袋,至於波特蘭更早於10月就已經禁止。

儘管溫哥華市及大溫地區曾於2008年曾經考慮禁用購物塑膠袋,並且要求省府支持但無結果。由於大溫各市不像美國城市哪樣擁有司法權實施禁令,所以市民在購物時仍可獲得塑膠袋。目前卑詩零售商只靠推行自願性質來減少顧客使用塑膠袋,例如包括每個塑膠袋徵收5分至5毛錢不等。

這個徵收塑膠袋費做法是卑詩、亞省、安省及緬省的業界,聯同加拿大零售商協會、加拿大雜貨批發商協會、加拿大獨立雜貨商聯盟等,於2008年提出並實行,但成效有多大就無從稽考。加拿大零售商協會副會長蘭敦(Allen Langdon)表示,塑膠袋仍然是顧客購物的一部分,商家會繼續滿足他們的需求,該會也無計畫要求省府全面禁止。

他又說,儘管現在的趨勢是愈來愈多人使用環保購物袋,但要全面禁用還有漫長道路要走,而零售商也會嘗試教導顧客及提供正確的選擇,但商家始終是做生意,自然會以顧客的要求至上。曾經發起禁用塑膠袋的溫哥華市議員施民生(Tim Stevenson27日表示,他四年前非常艱難得推動這個計畫,不過省府始終沒有明確表態,目前他只期望溫哥華及其他大溫城市可以作出承諾,在2015年時把所有塑膠袋全面回收循環再用。

蘭敦也認為把塑膠袋循環再用方法可行,因為目前已有多個大型連鎖超市集團,在店內都設有購物塑膠袋回收箱。





服裝業“低碳”轉型成趨勢


服裝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經過多年的粗放式快速發展,目前也將目光逐步轉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上。日前,西班牙著名服裝商ZARA與馬德里歐洲設計學院合作開發有關回收衣服與布料的時裝制作,該行動旨在響應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機構實施的一項環保新計劃,鼓勵設計師使用環保或天然材料,鼓勵可持續的時裝設計。

據悉,ZARA此前已對一部分服裝的制作使用有機棉,尤其在注重安全性的兒童服裝上,在鞋子的生產過程中也不使用來自於石油和不可降解的材料。研究人士認為,作為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裝商,ZARA加大環保的投放力度,或將帶動服裝產業的環保"低碳"轉型。要實現低碳環保與商業的平衡,應從低能耗的生產方式和低污染的生產原料入手。在原材料的使用上,盡可能選用天然、可再生且能循環使用的低碳原材料。

對服裝產業來說,首先要堅持綠色設計理念,在服裝設計上突破原來的傳統服裝設計理念,充分考慮服裝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以及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增加再循環和低碳無污染材料的使用。在造型設計與款式構成上,采用易於拆卸的多功能型設計與工藝技術處理,產品零部件經過加工和粉碎后可以回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服裝廢棄物進行回收,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其次在生產過程中堅持節能低碳的生產模式,在服裝的運輸過程中堅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運輸方式,使運輸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此外,在服裝消費方面,應從購買方式和服裝的保養兩方面盡量注意減少碳排放。

研究人員建議,在堅持采用低耗能的生產方式和低污染的生產原料的基礎上,服裝生產企業還可聯合服裝設計師與經銷商等開通各種的服裝增值服務,包括為顧客進行搭配指導,幫助顧客回收舊衣服,組織顧客進行服飾DIY等,以幫助顧客有效地使用服裝,推動服裝的低碳消費。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后,"低碳"逐漸正成為社會的焦點詞匯。低碳經濟、低碳消費……已成為各國政府和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我國政府還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的目標。

低碳消費是實現服裝業低碳的基礎,合理利用服裝廢棄物是實現服裝低碳發展的保障。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服裝業,如何在當前的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新的消費生產模式轉變,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



聖誕樹回收 不做堆肥當燃料


聖誕節剛過去,舊金山環保局和負責舊金山市內垃圾收集服務的Recology公司27日按照往例,將木柴粉碎機開到市府廣場,宣導回收聖誕樹。民眾可從1 2日開始連續兩周,在正常的收垃圾日,將處理乾淨的廢棄聖誕樹和家中垃圾一起置於路邊,由垃圾公司免費回收,用做生物燃料。

今年是舊金山連續第 25年參與聖誕樹回收計畫,垃圾公司發言人Robert Reed說,去年舊金山共回收了514噸聖誕樹,今年回收量預計大約相同。民眾必須先自行清除樹上的假雪、裝飾品等雜物,只留乾淨的樹木,在收垃圾的日子早上6時以前,和垃圾桶一起放在路邊。超過6呎高的聖誕樹必須自行鋸成兩段。

由垃圾公司回收處理的聖誕樹,將賣給位在Tracy的私營廢熱(cogeneration)發電廠做為燃料,每噸可賣10元,所得剛好用來支付回收處理聖誕樹的開銷。

舊金山環保局公關經理唐納何(Kevin Danaher)解釋,聖誕樹如果進入垃圾掩埋場,不但增加環境的負擔,更會產生含劇毒的沼氣。聖誕樹也不能放在堆肥專用的綠色垃圾箱,因為堆肥處理的聖誕樹會產生土壤無法負擔的強酸,目前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做為燃料。

唐納何也提醒,發電廠燃燒聖誕樹將有妥善的廢氣處理程序,民眾千萬不要自己燃燒聖誕樹,或拿來當做壁爐的柴火,尤其近日天候乾冷,空氣品質不佳,也容易引起火警。再者,未經處理的聖誕樹燃燒時,將會產生超過一般木柴21倍的廢氣。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資源循環家電變廢為新受矚目


廢舊家電被按不同材質分類拆解,鐵歸鐵、銅歸銅、鋁歸鋁、樹脂歸樹脂,徹底“翻新”後大變身成為全新家電;家裏的太陽能發電不僅能滿足一家人的日常所需,用不完的電還能賣給國家……日前,日本規模最大的2011年度環保展在東京落幕,松下、三洋等700多家品牌集體展示了最新的環保技術。由于 “311”大地震後日本電力供應不足,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成今年環保展上的風向標,而資源循環家電更是亮足全場。

資源循環型家電亮相
舊的顯像管彩電塑料外殼,可重新變成平板電視裏的塑料零件;舊空調裏的鐵被分解後再用到新的壓縮機上;舊冰箱裏的隔熱材料,還能做成既隔熱又防霜的復合板——在松下展臺上,首次展示了“取之于廢、用之于新”的冰箱、洗衣烘幹機、吸塵器、電飯煲。據悉,這4類資源循環家電將于明年2月率先在日本試點上市。

實際上,資源循環家電選擇在當下面市不無道理。近年來,回收再利用已成日本消費者的共識。早在2001年,日本就正式實施了《家電回收利用法》,松下環保技術中心,10年來就回收處理了800萬臺廢舊家電,由此拆解再利用的鐵有13萬噸,相當于造15.8萬臺汽車;回收銅2萬噸,相當于造 81座奈良大佛;回收鋁1萬噸,相當于造95架波音747飛機。

而今年2月起,日本消費者在新買節能型的電視、空調、冰箱時,還能拿到政府發放的綠色積分鼓勵,憑收據到相關窗口兌換獎品。這也讓資源循環家電一亮相,就立時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鼓勵家庭“太陽能發電”
有意思的是,日本環保展還“從娃娃抓起”,近萬名關東地區的小學生除了排隊、聽課、記筆記外,有的還會上臺演講。其中,怎麼把家裏多余的太陽能發電賣給國家電網,成了不少娃娃現身說法的主題。

據悉,日本各地區都在嘗試利用居民太陽能發電來補充國家電網的“實力”。由于政府面向居民給出鼓勵性電價,國家電網願意以高出一般電價的尺度收電,再加上三洋等能源企業的蓄電係統可保證電網的動態平衡,覆蓋全日本的智能電網正在逐步形成中。

預計到2013年,日本將出現以藤澤“可持續智能街區”為代表的能源整體社區。屆時,家家戶戶的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都能支援社區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家不僅能實時調節自家的能源消耗,社區醫生也能及時看到需要幫助的病人……最終,整個社區的能源網和信息網就像植物葉脈一樣,可彼此連通、互為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