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NISSAN溫暖點亮「快樂之光」環保聖誕樹


裕隆日產汽車長久以來致力於發展零排放移動科技,並且透過各種活動將環保意識傳達給社會大眾,為了迎接榮獲國內一級油耗國產小車—NISSAN NEW MARCH的到來,裕隆日產今(24)日於統一阪急百貨台北店4樓廣場溫暖點亮 「Merry Christmas & Happy NEW MARCH」快樂之光聖誕樹,這顆全台首座以MARCH Logo為設計元素的聖誕樹,整體採用環保可回收材質,並在樹體底座設立「快樂之光」許願牆,供民眾留下心願及合影,與大家一起迎接歡樂聖誕。

裕隆日產在今年聖誕節前夕,秉持著愛地球的環保概念,捨棄傳統砍伐樹木的製作方式,改選用多種可回收材質,並以可愛的MARCH Logo為造型,加上LED節能燈泡作為裝飾,打造國內獨一無二、總高度超過12米的MARCH環保聖誕樹,不僅外觀設計可愛討喜,同時設計一條幸福長廊貫穿底座,內部設立「快樂之光」許願牆,讓大家能夠一同許下心願、幸福合影,迎接獨一無二的歡樂聖誕。

NISSAN MARCH1994年上市以來,連續熱銷14年,2011年,裕隆日產將最新一代NISSAN MARCH國產化,不僅承襲優良血統、集結家族優點,從油耗表現到外觀及內裝設計,NISSAN NEW MARCH皆帶來超乎想像的亮眼表現,裕隆日產李振成協理表示:「MARCH真的回來了,裕隆日產將超越紀錄,再創嶄新里程碑!」

Merry Christmas & Happy NEW MARCH」快樂之光聖誕樹將於1125日至1225日,假統一阪急百貨台北店4樓戶外廣場盛大展出。另外, NISSAN也特別舉辦「快樂之光許願牆」與「上傳幸福合影,和MARCH分享快樂聖誕!」等活動,歡迎民眾至許願牆許下心願,或上傳與快樂之光聖誕樹的幸福合影至NISSAN TAIWAN Facebook 粉絲團,將有機會獲得NISSAN獨家神秘小禮物。



香港空氣差,環保團體認為“可恥”


香港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濃度在全球500多個城市中屬最高之列,比最清潔的城市高出至少20倍。根據世衛對全球565個城市進行的一項調查,僅有7個城市的空氣懸浮粒子含量比中環的水平高。而中環較大粒子的濃度在1000多個城市中位居第一。

中環的路邊懸浮粒子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6微克,僅次於塞內加爾的達喀爾、波蘭的薩比利斯、加納的阿克拉、科威特市、墨西哥的墨西卡利、馬達加斯加的塔那那利佛和蒙古的烏蘭巴托。世衛報告引用中環路邊監測結果與其他城市進行對比,但並未明確透露每個城市有多少監測數據獲採用,僅表示兼有路邊或一般數據。

"地球之友" 表示,香港空氣質素遜於發展中城市, "令人失望、羞恥" "地球之友" 助理環境事務主任陳俊琰說,香港是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但中環的市民卻呼吸著三流的空氣。


武衛政:如何回應環保質疑


如今,城鄉居民越來越看重身邊的環境質量。如果喝不上干凈的水,呼吸不到清潔的空氣,吃不上放心的食品,人們就要質疑政府和環保部門是不是隱瞞信息,是不是袒護污染企業。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能有效回應群眾的環保質疑。相比之下,浙江省嘉興市的回應亮點頗多。嘉興市的城北地區,幾個居民區毗鄰工業園區,園區的企業有什么動靜,居民非常關心。今年1019日,環保局對一家制革企業的新建項目進行現場環保竣工驗收,3位居民代表也參加了。

業要新上項目,居民是怎么知道的?回答是看了公示。居民代表參加環保驗收,能看出門道嗎?他們自有辦法。代表們對企業老板說,你們環保是不是合格,我們的評價標準很簡單,用鼻子聞沒有氣味,我們就沒意見。讓人們知情,請群眾評判,為企業解難,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正是嘉興回應環保質疑的基本策略。

讓人們知情
及時、充分地公開環境信息,與市民坦誠交流
今年發生的一次污染事件,讓嘉興市環保局局長章劍經歷了一次艱難的選擇:是任由群眾質疑,還是及時公開真相?224日晚,嘉興市幾個市、區相繼有群眾投訴臭氣污染。污染物是什么倒是很快搞清楚了,污染源在哪里卻遲遲沒有結果。25日凌晨兩點多鐘,章劍從排查現場回到辦公室,發現網上有不少質疑,“查到了不敢報”、“全市人民都在看著環保局給個交代”等說法尤其刺眼。

猶豫之后,章劍選擇公開。他從凌晨3點開始連續發出13條微博,“直播”事件進展情況。第二天上午,環保局向社會通報了監測結果和最新排查情況。緊接著,排查人員在上海郊區某個化工廢料加工廠發現涉嫌污染源。經過認真分析和確定,市政府於當晚正式公布了調查結果。

事實證明,這一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群眾反響大的污染事件得以妥善解決,與及時公開信息密切相關。“我還是相信公開會讓老百姓安心,公開才能顯示政府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不公開就是失職。”章劍說,“現在信息傳播渠道多、速度快,遮遮掩掩和拖延、回避的做法,既影響政府的公信力,也會使謠言進一步蔓延。”

有此認識,嘉興環保的信息公開在平時更是平臺多、內容多、互動多。除了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定期發布大氣環境質量狀況、環境信用企業和違法較重企業名單,環保部門還要求企業公開信息。比如,嘉善縣天凝鎮的20多家印染企業,都把污水進入管網前的排放口由廠區移到圍墻外,稱作“陽光排放口”,接受群眾監督。

市環保局全面改版對外門戶網站,新增“市民檢查團”、“環保志愿者在行動”、“12369網上投訴中心”、“環保專家服務團網上咨詢”、“公眾滿意度在線調查”等互動欄目。加上嘉興環保手機周報、嘉興在線論壇的“環保視角”、新浪網的嘉興環保微群,市民上網投訴、點評和咨詢更加方便。去年9月,有人在網上發了一封《致嘉興市環保局局長章劍的公開信》,表明對環保局最近幾年來的工作“總體非常不滿意”。這一公開批評很快得到回應。10 月,市環保局各處室負責人與嘉興在線的23位網友面對面座談,章劍的開場白直截了當:今天我們是來聽批評的,有什么意見都可以說。

市民萬加華參加了那次座談。“網友們在會上出了氣,也提了不少建議。”萬加華說他建議環保局在網上開個窗口,多跟市民交流,沒想到第二天嘉興在線的“環保視角”就開通了。“就沖這一點,我覺得環保局不是作秀,是在做事。”

請群眾評判
環保審批、驗收、處罰,市民代表都有話語權
公開信息與坦誠交流,是鼓勵公眾參與環保的第一步。一些熱心環保的社會人士,包括質疑者,并不滿足只走一步,這就得搭建平臺,引導公眾深度參與。目前,嘉興有1800多位環保志愿者,其中有些參加了市民環保檢查團,有些參加了專家環保服務團,有些是環保局聘請的公眾評審員。

市民組成的檢查團,可以隨時到污染現場或企業,詢問環保審批、驗收、整治等情況,沒有哪個部門會設卡阻攔,也沒有哪個企業敢掉以輕心。今年3月底,網友反映秀洲區王江涇鎮丁家橋一帶河道污染嚴重,市民檢查團到那里實地查看,發現河道已經煥然一新。原來,當地水利、環保等部門注意到這一網絡輿情,采取了整治措施。各部門及王江涇鎮的負責人還特地到場,向檢查團介紹情況。檢查團也不客氣,又提了一些整改意見。領頭人萬加華不放心,5月份又去了一次,發現當地確實作了大的整改。

讓人佩服的是,市民檢查團還有否決權。去年4月,一個計劃投資100億元的橡膠項目打算落戶桐鄉市,市民檢查團和專家服務團詳細了解情況,寫了一封報告,認為當地環境容量有限,項目選址的地域窄小,不適宜引進這種污染風險大的項目。報告引起嘉興市政府領導的重視,有關部門研究后否決了這個項目。

公眾評審,就是環保部門公開招募公眾評審員,在討論如何處罰違法違規企業時,請公眾評審團發表意見,也請被處罰者向公眾評審團陳述、申辯。這么做,是為了避免環保行政處罰中出現同案不同罰、人情罰、態度罰等現象,消除當事人的誤解,還執法者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

南湖區一家印染廠設暗管偷排廢水,屢查屢犯,環保局初審提出罰2萬元,公眾評審團建議罰5萬元,環保局采納了這一建議。參加這一評審的市民陸培良解釋: “我們認為這個業主的環保意識很差,偷排性質惡劣,違法成本太低。1噸污水的處理費是15元,按污水排放量,它1個月就得花5萬元的處理費。國家規定最高可罰5萬元,罰它5萬元是應該的。”

2008年以來,南湖區在357件環保行政處罰案件中引入了公眾評審。“我們所有的處罰案件達到零錯案、零訴訟和零上訪,案件自動履行率(不用催促或請法院強制執行,企業按期繳納罰款)達99.35%。”區環保局法規宣教科的沈蓓莉自豪地說。今年,市環保局在市級層面的行政處罰中,也采用了公眾評審的辦法。9月份首次評審案件的處罰決定,公眾評審員和被罰企業均無異議。

為企業解難
督促并幫助企業履行環保責任,保障其發展權
嘉興市轄7個縣(市、區),工業企業眾多。僅嘉善一個縣,環保部門監管的企業就有4000多家。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誰愿意看到企業停產或倒閉?群眾質疑企業環保不過關,也不是想讓它們關門,無非是希望企業達標排放,切實履行環保責任。

發展是硬道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碧水藍天”是嘉興人的共識。企業有污染問題,一方面要依法查處,監督其整改,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破解環保難題,使其健康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這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這時候,專家服務團就有了用武之地。專家服務團的專家多來自環保系統之外,有技術專家,也有法律、政策、管理方面的專家,他們為企業服務是免費的。

專家服務團與市民檢查團經常聯合行動。專家服務團的核心成員、嘉興學院副教授翟志才說,“兩團”到企業檢查時發現問題,肯定要求業主抓緊治理,有的業主聲稱“我們沒有什么技術,很難治理啊”,專家們就一次次上門,幫企業設計整改方案,選擇治污技術,調試設備。“我們態度誠懇,能幫他們排憂解難,企業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參與項目環評、驗收和上門服務多了,專家們了解到企業的許多實際情況,給企業提出的建議也更有針對性。有些污染事故并非企業故意,是由工人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專家就建議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和清潔生產的培訓。

有些企業自認為稅收貢獻大,以經濟建設的功臣自居,對環保部門依法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并且以“資本的傲慢”對待周邊群眾,結果因為污水或廢氣泄漏而引發群體事件,專家就給企業講經驗,講教訓,幫助企業主端正認識。

“公眾有權維護自己的環境權益,但采取過激行為不利於解決問題。”專家服務團成員、嘉興學院副教授朱海倫告訴記者,他對企業老板講的最多的是要重視與周邊社區溝通,對社區居民講的最多的是要懂法,遇到污染時進行合法、有序的抗爭。面對企業,環保部門不是一味“唱黑臉”,該“唱紅臉”時也是誠心誠意。嘉善縣許多企業準備上市,環保核查時環保。


重環保 蘋果建太陽能農場


蘋果準備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梅登鎮(Maiden)的大型資料中心附近建造太陽能農場,以將中心能源供應由煤炭改為太陽能,提升蘋果的環保形象。蘋果駐北卡羅來納州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準備在造價10億美元的資料中心附近建造太陽能農場。

新浪科技報道,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綠色和平報告稱,蘋果是最不環保的科技公司。蘋果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大型資料中心嚴重依賴高污染的煤來為其工廠提供能源。雖然目前蘋果的發言人只確認公司正在資料中心旁邊清理一塊荒地,但建造太陽能農場成為當地人人皆知的計劃。工作人員從10月中旬就開始清理一塊大小為121英畝(約合49萬平方米)的荒地。不少臨近居民還抱怨焚燒雜草的煙霧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

由於雲計算的發展,不少科技公司在雲計算資料中心投入重金,但資料中心的選址往往位於未來電價低廉的地區,例如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谷歌、美國運通及Facebook都已在北卡羅來納州建立資料中心。據梅登鎮負責規劃的舒爾茨介紹,蘋果的資料中心佔地50萬平方英尺(約合4.6萬平方米)


中國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開幕


以“推進環保產業,倡導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11中國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25日在南京開幕,十二五”期間全國3萬億元的環保投入預期吸引了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內外240多家中外知名環保企業參展。   

由環境保護部和江蘇省政府聯合舉辦本次環博會集中展示了國內外先進的環保科學技術、設備和理念、環保服務企業品牌以及環保產業的整體形象等,為環保產業產、學、研、用等各類機構搭建了層次更高、范圍更廣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參展企業全面展示了世界各地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和相關產品,與海內外同行和客戶共商合作共贏大計。

環保專家認為,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啟始之年,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20%的復合增長率,環保產業產值可達4.9萬億元左右。強勁的需求和發展態勢為環保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記者在展覽會現場看到,此次環博會共分中心展區、主題展區和專題展區等三個主要展覽區域。中心展區集中展示了國家以及江蘇省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最新成就、環保產業發展歷程及“十二五”規劃環保產業發展藍圖等;主題展區集中展示江蘇13個省轄市和宜興市政府在生態保護、節能減排、環保產業等方面的創新做法和成功經驗;專題展區集中展示國內外環境保護領域的各項技術、設備和服務業成果等六大專題范圍。參展企業范圍涵蓋水環境治理、固廢治理、大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建築規劃、低碳減排、環保通訊等多個領域。

環博會期間,還配套舉辦了涉及重金屬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環保產業發展等專題研討會。江蘇在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處理等11大類產業中有2000多個係列產品,是中國環保產業品種最多的省份。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相關企業從業人員60多萬人,實現主營業收入3410億元,位列全國第一。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諾基亞全球設置5000個廢棄手機回收點

20111118 10:5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諾基亞大中國區可持續發展運營高級總監傅蕾近日透露,諾基亞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近100個國家設置了5000多個廢棄手機回收點。據悉,這是目前全球行動通訊行業規模最大的廢棄產品回收項目。

  公司 雖然與手機廠商的主業並無太多相關性且“有投入無回報”,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項目對在中國建立更大的廢棄產品回收體系具有參考意義——目前國內廢舊商品回收率僅為25%,但國務院日前發佈的《關於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各主要品種廢舊商品回收率要提高到70%

  公司 諾基亞近日發佈的第二份中文版《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諾基亞已提供了業界最大的廢舊移動終端和附件自願性回收方案,並在全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設置了超過5000個實體回收點。其中,今年由諾基亞與北京市郵政公司共同發起的手機回收項目,已回收了超過1萬部廢舊手機。據傅蕾介紹,諾基亞從2005年開始與中國合作夥伴啟動了一個名為“綠箱子環保計劃”的廢棄手機回收項目,至今已在中國大陸約300個城市的700多個服務網點設置了廢棄手機和附件回收箱。截至2010年底,該計劃已累計收集到160余噸廢棄手機及附件。  公司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以舊換新政策將到期 舊家電回收產業鏈待完善

公司 
根據商務部、財政部等單位此前公佈的《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規定,自200961日開始實施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於今年1231日到期,到目前為止尚沒有出臺相關的延續政策,業界普遍認為,以舊換新政策到期將自動終止,延續的可能性極低。不少市民紛紛趕在年底補貼政策到期前享受最後的實惠,家電賣場也借機醞釀新一輪的促銷熱潮,隨著以舊換新的再度升溫,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舊家電回流、政策到期後廢舊家電如何處理等問題也再度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消費者趕搭“以舊換新”末班車
公司  記者隨機採訪市民瞭解到,不少原先並沒有迫切家電採購計劃的市民正盤算著趕在以舊換新政策到期之前,搶搭優惠政策的末班車。在廣百家電專區選購彩電產品的周小姐,原先計劃春節再更換家中的彩電,“朋友告訴說到時候以舊換新就結束了,沒了補貼相差三四百錢呢,所以就提前過來買了”。

公司  這一趨勢自國慶起就相當明顯,來自國美電器的數據顯示,目前賣場空調、冰箱等五大品類70%以上的消費者都會通過“以舊換新”來購買,進入10月中旬後,以舊換新業務明顯激增,申請上門收舊的用戶環比增幅超過40%。預計12月份將迎來一個高峰值。家電賣場也借題發揮,在元旦假期之前,醞釀新一輪的促銷熱潮。

公司  據悉,11月份,國美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以舊換新”倒計時促銷活動,加大國美補貼和供應商補貼的力度。從上週末起,蘇寧在全國各大門店同步推出雙重補貼活動,消費者購買彩電除可享受到國家以舊換新補貼外,還可享受蘇寧電器提供的獨家專項補貼。記者在蘇甯天河店也看到,在補貼10%的基礎上加送保鮮盒和購物券,部分品牌更是趕在政策結束前推出勁爆特價,例如康佳電視LED32HSO5型號原價2888元,參加預存和以舊換新之後降至1888元,另外有些品牌也在11月中推出了直降1000元等優惠活動。

廢舊家電回收有待完善產業鏈
公司  隨著不少市民紛紛趕在年底補貼政策到期前享受最後的實惠,家電銷售及回收數量不斷增加,這讓家電銷售屢創新高的同時,也讓二手家電的價格水漲船高,市場火爆異常,很多市民不惜購買舊家電以換取補貼,這也讓一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利用政策漏洞騙取補貼、倒賣收舊憑證、舊家電回流等問題再度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公司  行業專家、誇父咨詢機構首席顧問劉步塵就直言,“以舊換新政策並沒有使廢舊家電徹底推出市場,很多情況下,這些廢舊家電還繼續在市場上流轉”。據瞭解,由於對回收企業缺乏監管,通過以舊換新收購的部分舊家電會再次流入舊貨市場,消費者僅需要幾十塊錢就能買到這些舊家電以及憑證,然後再換取幾百元的補貼。劉步塵表示,以舊換新這項由政府主導的政策雖然加快了廢舊家電的退出,但其中因為利益而出現的非法行為,讓這項政策沒有達到最終的目的。

公司  有部分回收企業則反映,按職能部門定的指導價收購,再以相同價格交給拆解企業,每台30-40元的運輸補貼則成了企業重要的收益來源,政策到期後,少了這部分補貼,企業無利可圖,業務將很難運轉。另外也有市民擔心,在政策實施的當中,尚且存在廢舊家電處理不善的問題,隨著政策的結束,沒有了將廢舊電器送到拆解企業科學處理的途徑,情況是不是會更壞?

公司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的工作最終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政策,以舊換新政策只是暫時之舉,即便政策實施過程中,廢舊家電的回收也只能覆蓋到部分相對重要的城市,而不是更廣泛的地區。他建議按照市場規律發展家電回收產業,並建立專業的回收處理機構。“只有實行市場化,建立起生產製造、銷售、回收、處理的產業鏈,才能真正地解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的問題。”

公司  記者瞭解到,雖然原定於今年3月頒佈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遲遲未能出臺,不過,企業已經開始了進行廢舊家電回收市場化運作的嘗試。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天津、山東、浙江、廣東、江蘇五大廢舊家電回收再利用大省,眾多知名家電企業紛紛介入廢舊家電回收市場,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去年投產,TCL奧博(天津)項目一期已達到100萬台舊家電產品處理能力,此外,海爾、格力等也在這一領域有諸多動作。

公司  不過,劉步塵也表示,純出於商業目的來進行廢舊家電處理是不可行的,而需要轉變角度,將處理廢舊家電當做一項社會環保事業來做,國家應加大在這方面的財政預算,以扶植相關企業和機制的建立。陸刃波表示這一產業鏈的建立需要企業、政府社會和消費者三方力量的支持。公司 






全心創新 綠色環保 共力慈善

公司 
XANGO,第1家將山竹果飲料行銷給全球的公司。其核心價值,「安心踏實,再度築夢」。以獨特的 50% 的經銷商獎金,席捲傳銷產業,讓充滿創業精神的夥伴,在35 個國家打造其專屬的財務大藍圖。

公司  維多利亞女王曾宣佈,誰帶來山竹果就獲頒騎士身份,因此獲「果中之後」的美名。創辦人 Joe Morton ,第1位將山竹果行銷全世界,在東南亞咖啡廳嚐到滋味後,無法忘懷其美妙滋味!隨後與獨到遠見的6位公司開創者,AaronGordonKent GaryBrian 從無到有打造XANGO後,產業經驗、商業敏銳度及驅動力使他們開創出成長最快速的全球性品牌,至今,XANGO佔了全球山竹果飲品的85%!

讚果是可以改變   創造另一波全新的高峰
公司  讚果創辦人發現,讚果可以改變,創新事物幫助更多孩童,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所以讚果開立新市場,上市新產品,成立慈善兒童基金會,在泰國海嘯後重建漁村,舉 辦最棒的會議,將XANGO品牌印在最棒的足球隊,創造90位百萬俱樂部的經銷商,這是美商讚果最新的進化,9年!35個市場!200萬位經銷商!

公司  2011年全新的XANGO標誌,代表頭、手、與每位經銷商的心;來自XANGO元素最豐富的傳統,從初成立到未來都做到的好傳統!此設計反應了XANGO編織了全球每一種文化,涵蓋全球200萬經銷商的握手與擁抱力量,平等與熱情意涵。

令人絕對敬畏   綠色智慧環保包裝
公司  創 辦人之一Gordon激動的介紹,XANGO的全新的ECO綠色智慧環保瓶,因為我們有責任,承諾做好!儘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前玻璃瓶身回收困難,破 損率高又很重,如今新的組裝是,外箱尺寸較小,完全沒用保麗龍發泡膠,口感風味更佳,完善的品嚐期更長,色澤更穩定,更好開啟卻又安全的瓶蓋。使用最優質 的P.E.T(毫無BPA),更小和更輕的新瓶,其底部有耀眼的回收標誌「1」,代表如今整個包裝不但安全,而且是完全可以回收的。公司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首屆綠色創新展開幕 海爾主導全球產業綠色潮流


2011119,首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在廣州開幕。作為展示綠色創新理念和綠色低碳技術產品的專業展,展會吸引了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全球各行業知名企業的廣泛參與,成為全球企業綠色競技的舞臺。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展出了全系列綠色產品,彰顯了全球化企業實力,引領起全球家電業的綠色潮流。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創新展旨在促進國內外企業綠色低碳技術產品的發展和創新,全面解讀我國“十二五”規劃關於綠色發展的具體內容和目標,並通過全球化企業展示最領先的綠色產品和技術,引領和啟迪各個行業的綠色發展。以“綠色科技,樂享生活”為參展主題的海爾,推出了涵蓋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彩電等全線產品的綠色整套家電解決方案,展示了全球綠色引領者的風采。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海爾展區吸引了最多觀眾的關注。日耗電僅0.19A++++冰箱,實現衣物“零纏繞”的海爾勻動力洗衣機,採用領先餘熱回收技術的熱水器,低能耗、高清護眼的智慧LED電視,一分鐘製冷、兩分鐘暖房的高效低耗變頻空調,以及將“智慧物聯”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完美結合的 “物聯之家”等一系列產品和綠色生活解決方案,使海爾成為展會最受矚目的焦點。

在海爾洗衣機展區,一位海外經銷商在仔細觀摩一款洗衣機,“這款洗衣機採用了全球首創的芯變頻驅動系統,由外驅動升級為芯驅動,能實現360°無縫隙平穩運轉,達到環保靜音洗衣效果和超高洗凈比。”在聽完相關負責人介紹產品後,該經銷商當即與海爾簽下了訂單。

在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海爾堅持“綠色產品、綠色企業、綠色文化”的經營理念,整合全球資源致力於綠色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截止目前,海爾已在全球建立了21個工業園、24個製造基地、19個海外貿易公司以及10大綜合技術研發中心,今年3月更是與美國陶氏、紐西蘭BEST、義大利FPA(斐雪派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海爾此次展出的日耗電僅0.19A++++冰箱就是與陶氏合作的結晶。

從家博會到廣交會,再到青博會、IFA展、綠色創新展,海爾不僅通過全球性的平臺展示綠色理念和產品,而且已經將產品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海爾成功進入沃爾瑪、西爾斯、TargetBestbuy等前十大零售渠道;在歐洲,海爾產品全面進入KESA MediaMarketCarrefourExpert等主流渠道。海爾的綠色產品已經贏得全球消費者的信賴,據世界權威機構歐睿國際發佈數據顯示,2010年海爾集團獨攬6個世界第一,並以6.1%的市場份額蟬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大品牌。

2011年正逢中國入世十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家電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年。本屆綠色創新展集中展示了全球領先企業的綠色產品和技術,對中國企業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海爾攜領先整套綠色產品亮相,為中國家電企業的全面轉型升級提供了參照標桿,也將引領全球產業綠色發展潮流。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回收家電  舊物新用顯創意

公司 
有些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丟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大問題是想丟棄也不知要丟到哪裡去,最後不得已只好將之送往垃圾站。相信每個家庭在大掃除、搬屋時都曾遇上以上的情況,舊衣服、舊物件可以送往回收站,大型傢具可以送往垃圾站,但棄置家電卻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總覺得很為難,不知如何妥善處理。其實,處理家電也是一門學問,聖雅各福群會是香港少數提供回收家電服務的機構,最近,它與中電合作,將回收家電計劃擴展至不同的層面,發揮無限創意,延長家電的壽命。

公司  香港每年棄置多達七萬公噸電子廢物,如果不好好處理,其釋放的有毒氣體就會對大眾構成威脅,影響公眾健康。然而回收家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人甚至不清楚家電可以回收,應該循甚麼途徑找人上門回收家電,只能輕率處理這些「廢物」。事實上,「廢物」並不「廢」,只要妥善處理,不但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家庭,更可以舊物新用,創作出新的玩意兒。

轉贈予有需要的家庭
公司  「我們主要透過三個途徑回收家電,分別是上門回收、在全港設立的16個回收點及在屋苑設置回收區域。因為資源有限,我們只上門回收大型家電,如雪櫃、洗衣機等,電器的年限必須七年以下,小型電器或超過七年年資的電器可送往回收點,回收的家電則放置在環保園中。」聖雅各福群會綠色家電環保園負責人譚偉傑(Alex)表示。過去一年,聖雅各福群會與中電合作,在四個屋苑推廣活動,成功收集了1,600件棄置家電,效果十分理想,屋苑回收亦是聖雅各未來最希望拓展的領域。「屋苑回收成效很好,值得長期運行,如果每年只做一次的話會有很大限制,居民在那段時間未必會丟棄家電。當然,屋苑回收在技術上亦有一定的困難,畢竟家電和衣物不同,較大、佔的空間亦較多,如何、在哪裡設立回收區域是一個問題。」另外,組織亦希望與學校和不同的公司合作,擴大回收的規模。

公司  「我們只有一輛回收車,如果不與其他公司合作,回收的進度會比較慢,如今得到中電幫忙,他們甚至出動數百名義工協助我們進行回收、運送及安裝家電,可以更快處理申請。」因為電器不是回收、轉贈這麼簡單,必須檢查、維修舊電器,以確保家電可以重新使用才會轉贈出去。除了轉贈家電外,部分家電用作義賣,這些家電大多是奢侈品,如MP3機、按摩椅等,所籌得的款項會用在營運工作上。過去一年重新維修可以再使用的家電有4,300件,轉贈了1,700件,1,800件用作義賣,800件等待處理。「這邊人手很緊絀,只有三個師傅負責維修工作,所以要挑選有價值、易處理的家電維修,總不能用十小時來維修一件家電,這樣太浪費時間了。」環保園雖然佔地廣,有足夠空間容納家電,但人手緊絀,只能盡量處理家電。

家電處理程序繁複
公司  回收家電看似簡單,但市面上提供這類服務的機構不多。「回收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明愛、救世軍一直有提供不同類型的回收服務,而我們則以回收電器為主。出面很多私人機構亦有做類似的回收,但他們會挑有價值的電器來做,如電腦、冷氣機等,因為這些電器含較多金屬原料,賣出去可以賺錢,」Alex指出。做家電回收的先決條件是要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電器,環保園得到環保署資助,佔地極廣,不但可以放置大量家電,更可以分區域處理不同的電器,可以全面處理家電。

公司  舊家電收回送往環保園後,工作人員先登記資料,然後技術員會檢查及維修家電,可以重用的家電會轉贈給有需要的家庭或用作義賣,太舊或不能重用的家電則會被拆解,移除當中的有害物料,將零件仔細分類,有價值的物料如電子板、金屬等賣出去,其他物料則會回收或用作其他用途。「只要可以再用的家電我們都希望送出去,電器分拆後,即使零件賣出去其實也不能賺很多錢。」

公司  至於轉贈家庭方面,市民必須經社工轉介才可以申請家電轉贈服務,Alex表示,社工一年轉介大約2,500個申請,而去年環保園只處理了900個申請,能夠處理的數目其實很有限,為了不讓那些家庭無限期等待,Alex的團隊會找其他機構幫助他們。「送出去的大多是雪櫃、洗衣機、電視機等日常用品,轉贈的對象以獨居長者、基層家庭或突發事故人士為主,如我們亦將電器轉贈予土瓜灣塌樓事件的受害人士。」

用盡每個零件
公司  除了轉贈家電外,過去幾個月,聖雅各與中電亦邀請CO1設計學校的學生粉飾家電及利用沒有價值的零件設計一系列「家電大使」,用作推廣環保,務求用盡每一件零件。其實用零件來設計東西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領隊老師指出設計「再生家電大使」時同學必須注意安全,要懂得分辨哪些零件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心態,希望同學明白創作背後的價值。設計講求美觀、實用,電子零件本身很單調,用來創作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事。「有人會想到天花龍鳳,能不能做到則是另一回事。因為創作要帶出環保訊息,達到推廣環保的作用,所以意念很重要。」老師說。

公司  其中一件以長頸鹿為主題的創作特別引人注目,陳雅雯、沈宥廷以長頸鹿作為主角,比喻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大自然孕育我們,而我們亦有責任回饋它,這種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關係是環保的核心價值,同學的作品不但構圖特別,而且帶出互動、承傳的環保意念。

公司  另一件作品「EP-100」由曹子駿、曹子朗創作,同學坦言只用了一個星期完成作品。「我們挑選一些比較細小的零件,創作時沒有細想怎麼做,砌下砌下便砌出一個機械人來。」機械人背後的概念源自電影《未來戰士》。「電影提到機械人從未來回到現在保護人類,並提醒人類不要再破壞環境,因此我們的作品有一個口號:環保始於醒覺。」同學設計出來的「未來戰士」很親民,頭戴帽子,背後有一個飛行器。由於機械人用不同的小零件組成,沒有大零件支撐,因此很容易跌倒,有見及此,同學用電腦板做腳,再用紙皮砌一個地台出來托住機械人。「身軀部分很難處理,我們用熱溶膠將各種零件黏起來,但試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最後惟有用螺絲釘穿實各個零件。」零件小小的看起來很易砌,但當中還是需要巧思、智慧才可以完成一件作品。

粉飾舊家電
公司  有些電器在清理乾淨後依然顯得殘破、古舊,不適合直接轉贈,但將其拆解又很可惜,畢竟電器還可以使用,因此,活化家電亦是重新賦予電器生命力的一個做法。設計學院學生與轉贈家庭的孩子合作,一起為家電增添新色彩。有份參與活動的同學指出:「我們與小朋友一起設計雪櫃,因為這件電器隨後會送到小朋友家中,所以小朋友積極參與活動,會拿不同顏色的磁石自己拼湊圖案,而這些圖案大多與環境相關。」小朋友反而得到主導權,畢竟他們對這件電器充滿期盼,因此亦投入其中,務求將舊家電粉飾得漂漂亮亮,每次看到它們都提醒自己環保的重要性,亦更加用心對待這些得來不易的電器。

公司  香港人每日製造大量垃圾,快把堆填區迫爆,在討論應否擴充堆填區的同時亦應追本究源,減少製造垃圾。再生家電是一個很務實的計劃,減少垃圾的同時又可以幫助到其他人,互惠互利。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件家電原來隱藏豐富的內涵,即使是沒有價值的零件亦可以用來製作其他產品,既可發揮創意,又可以減輕地球的負擔,何樂而不為。 公司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回收處理廠常年喊餓 建築垃圾“重生”卡在哪?

公司
2015年,本市八成建築垃圾將實現再生利用,但首家回收處理廠卻常年“喊餓! 在昌平區陽坊鎮史家橋村,坐落著北京市首家建築垃圾回收處理廠——元泰達環保建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自2003年注冊以來,連年處于虧損狀態,年均虧損額200萬元以上。回收處理廠創建人吳建民坦言,如果工廠繼續維持現狀,“今年年底恐怕就得關門了”。

公司 根據《全面推進建築垃圾綜合管理循環利用工作意見的通知》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市每年產生建築垃圾約3500萬噸,其中城六區產生1000萬噸,居民裝修垃圾200萬噸。與此同時,建築垃圾回收處理廠的建設速度正在加快,除昌平的這家處理廠已經建成之外,在朝陽、海淀、大興,還有3座建築垃圾回收處理廠將于明年建成投產。有地兒建樓、裝修,就有建築垃圾產生,面對著3500萬噸建築垃圾的大市場,回收企業竟然生命垂危,舉步維艱,這中間到底是哪個環節卡了殼?

建築垃圾帶火偷運公司
公司 住牡丹園的羅女士,前不久剛買了一套二手房,“之前房主裝的吊櫃、架子、地板,時間久了都得拆掉重裝。”裝修垃圾裝滿了四個編織袋,如何處理讓羅女士挺頭疼。“這麼多垃圾,塊頭又大,扔小區垃圾桶肯定不合適。可能送到哪兒去呢?”羅女士所在的小區,不提供代為處理裝修垃圾的服務,也不允許將裝修垃圾和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公司 無奈之下,她在樓道裏找到搬運裝修垃圾的小廣告,撥通了上面的電話。接電話的人,名叫劉國立,和朋友合夥在五棵松附近開了一家垃圾運輸公司。說是公司,其實並沒有營業執照,業務就是收建築垃圾,然後找地兒扔掉。

公司 家庭裝修垃圾收費每車200元,建築工地垃圾貴一倍,每車400元。這是劉國立服務的價格。扔垃圾的地點也不定,高速公路邊、地鐵沿線空地、六環外的京郊農村,夜深人靜的時候甚至直接扔在市區的綠化帶裏。“一般會把收來的垃圾分成小份兒,一個地方扔一點。”劉國立說,收垃圾的時間一般選在晚上9點以後,扔垃圾要等到晚上12點以後。“萬一被逮到,一個月就白忙了。”

公司 事實上,也有不少小區的物業公司提供建築垃圾處理服務。如在北京市世紀城晨月園,小區明確規定業主不得隨意丟棄裝修垃圾,違反者將被處以千元以上罰款。物業提供裝修垃圾處理服務,收費為每車300-400元。但與劉國立報價相比,業主覺得物業的收費“貴了”。

垃圾場交錢就能隨便倒
公司 昌平區小湯山鎮,馬莊大橋。橋下的牤牛河壩上,廢木板、廢磚頭、石板邊角料,雜亂堆砌,一個塑料桶倒在一旁,不斷向外流著白色黏稠液體,河邊的石頭裹上了一層白漿。

公司 這是一個私人承包的垃圾場,劉國立這樣的偷運公司是這裏的常客。大塊的建築垃圾中,夾雜著細碎的生活垃圾,惡臭難聞。往這裏送垃圾,每車最少只用花20元。李某是垃圾場雇來的工人。他的工作是把垃圾中能賣錢的東西挑出來。布條、玻璃、金屬、塑料瓶歸一堆再賣,其余的垃圾或燒或埋。像李某這樣的垃圾場工人還有3個,工資每月由垃圾場承包人負責。白天,馬莊大橋下的垃圾場上除了垃圾場工人和偶爾路過的居民,並沒有看到其他人。“夜裏這裏才熱鬧,翻鬥車、糞車,每天得來六七輛。”垃圾場工人李某說,“只要交錢,可以隨便倒。”

公司 正是這隨便倒的建築垃圾,埋下了環境污染的隱患。牤牛河曾是一條清水河,現在已面目全非,變成了臭水溝。附近小區居民吳先生感嘆,如今是“開窗見垃圾,碧水變污水”。建築工程師董志宇直言,建築垃圾中的玻璃、橡膠、涂料和油漆都難以降解,特別是一些質量不過關的涂料,含有鉛、錳等重金屬元素。如果將這些建築垃圾直接埋到地下,重金屬元素會進入土壤,破壞土壤結構,有害物質受到雨水淋蝕進入水體,還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破局
運輸企業應憑傳票取錢
公司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副會長劉強認為,治理建築垃圾違規傾倒的問題,關鍵要在方便居民處理垃圾的基礎上,對回收運輸企業有所約束。為此,可借鑒日本建築垃圾傳票制度,讓運輸企業確保將垃圾交給回收處理企業之後,再獲得運輸報酬。

公司 劉強建議,這種模式的核心是“後付費”。即家庭裝修垃圾產生之後,業主可以聯係運輸公司,運輸公司不向業主直接領取處理費,而是在業主處領取帶有條形碼,並注明垃圾數量的收費憑證,即傳票。待運輸公司把垃圾運送到回收處理廠後,才能最終領取處理費。如果在運送到處理廠之前私自傾倒,運輸公司領取不到處理費。

公司 處理費是由業主上繳,這一付費過程可在網上完成。劉強設想了一個網絡付費係統,不僅能夠實現資金轉賬,而且能夠通過條形碼密切監督垃圾的流向。小區業主將垃圾處理費交到網絡付費係統上,垃圾處理廠收到垃圾,並核實垃圾數量,進行係統確認後,資金最終才能流入到運輸公司的賬戶。

公司 “這個流程比較理想,能夠制約運輸公司隨意傾倒的行為。但這一切必須建立在嚴密的法律規定和嚴格的執法基礎上。首先得有法律法規的出臺,讓垃圾處理有法可依,其次需要政府財務部門和市容管理部門發揮監管作用,監督裝修垃圾的流向和資金的流向。”劉強說。

此外,劉強認為,垃圾處理廠也應當給予運輸企業一部分的購買費用,財政部門可依據法律給垃圾處理廠一些補助。不過,與此同時還應當對垃圾處理廠進行生產過程的監督,比如是不是採用的是垃圾原料,如果是自己購買的原料,就不能給他產品銷路上的扶持和資金上的資助。

觀點
小區增設建築垃圾放置點
公司 北京市天天潔環保回收公司總經理劉權提議,目前家用垃圾的回收體係已經建立,而家庭處理垃圾的需求主要在于方便和就近。因此,可參照家庭垃圾的處理方式,在社區內開辟一個定點區域,來回收建築垃圾,由小區物業代為管理。居民每次處理垃圾時,需繳納少量的費用,作為垃圾運輸費。而市政部門則可以作為垃圾處理廠原料供應方,並收取少量費用。如此,可建立一個共贏的回收係統。

項目用再生料環評應加分
公司 建築工程師董志宇認為,必須給建築垃圾回收廠政策上的優惠,或在原料購買這個過程進行補貼,不能讓企業虧本運營。同時,需要鼓勵建築單位採用再生料,對利用再生料的建築單位,在環境評價等方面予以“加分”。

建築垃圾也應從源頭分類
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提醒,建築工地垃圾應該分類處理,其中可回收的垃圾,如廢紙、塑料、金屬和布料等應回收再利用;挖出的槽土、磚塊應與正規的回收處理廠聯係,進行資源化利用;帶有危險性的建築垃圾,如廢鹼、精蒸餾殘渣、廢酸等,應與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公司聯係,做好無害化處理。

展望
建築垃圾運輸將有準入門檻
公司 據了解,本市已將循環利用、資源化處理確定為今後建築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年內將出臺建築垃圾綜合管理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及再生建築材料的相關標準。根據市市政市容管委規劃,本市將在昌平、朝陽、海淀、大興等地各建一座建築垃圾再生廠,年處理能力總計將達400萬噸。建在昌平的元泰達公司已經率先完工投產,預計另外3處建築垃圾再生廠將于明年建成投產。預計到2015年,將再建成5座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年處理能力達800萬噸。屆時,80%的建築垃圾將再生循環利用。

公司 明年31日,本市還將正式實施建築垃圾運輸車輛從業準入條件,只有安裝標準統一的機械式全密閉裝置;後廂板噴涂規格統一的反光車號;車門噴涂統一的運輸企業名稱;駕駛室安裝統一的標識頂燈的運輸車輛,才能在本市從事建築垃圾運輸。此外,本市還鼓勵各建築單位、建築垃圾運輸企業組建綠色車隊,並給予車輛購置補助。今年至20151231日期間,本市“綠色車隊”企事業單位貸款新購置綠標貨車並辦理完牌照,將給予貸款當年一年的貼息補助。除此之外,建築垃圾運輸處理的費用也將提高。

借鑒
再生材料政府應幫忙推廣
公司 2010年,雲南省昆明市政府出臺《昆明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實施辦法和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工作方案》,要求住建部門把再生建築材料列入新型墻體材料范疇,執行專項基金退返政策。同時要求設計部門在建築設計中,優先採用再生材料。由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中,使用再生材料不得少于30%,由社會資金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再生材料使用量不得少于10%

公司 目前,日本97%以上的建築垃圾都得到有效利用。建築垃圾處理按照“誰產生誰負責”原則執行,政府、企業和資源再利用企業的責任都在法律上有據可循。2000年,日本制定《關于建築工地材料再資源化的法律》,進一步明晰建築材料分類拆除和再資源化的操作方法,違反者最高可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和50萬日元以下罰款。這部法律的出臺,打擊了建築單位私自焚燒或填埋建築垃圾的行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