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家電回收陷亂局:缺乏政策接手 利益鏈斷裂


“以舊換新”期間,一些沒有舊家電的消費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去二手家電市場,花個幾十塊錢買臺破電視,然后弄到商場,最高能折現金 400元。同時,大批量的廢舊家電也因此流入了正規的回收渠道。隨著“以舊換新”政策在去年歲末的悄然離場,這其中的隱性利益鏈條也幾近斷裂。兩個月過去,家電回收渠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最佳拍檔 一張名片,一條產業鏈
李女士(化名)在北京利康虹橋舊貨市場租了家門店,主要經營二手電腦回收業務。但她的名片有點奇怪,上面印著“百腦匯旗艦店”的字眼,這是她丈夫工作的地點。這家旗艦店主要銷售全新電腦,也從事“回收”服務,當然,這主要出於對妻子的考慮。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他還拓展了維修業務,回收來的零件在這兒都能重新找到用武之地。

平時,夫妻倆就共用著一張名片。李女士的聯系方式是手寫的,除此之外,名片上的任何信息基本與她無關。她整天守在店內,等著消費者送來“好東西”:二手電腦。

如果成色新的話,可以直接轉賣給有需求的消費者,她就在中間賺取差價。如果成色差就當“廢品”賣,“當然,收的價錢肯定也不一樣了,就當廢品收。”她還透露,可以把這些拉到偏遠的農村地區,“那里總有需要”。事實上,她很少賣真正的廢品,她所說的廢品主要是指拆解:把能用零件積壓起來,以后進行二次利用。 “報廢的東西很多件都能用,比如說芯片。”實在不行,就讓街上的商販用車拉走。

“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給他們的生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利康虹橋,每天都有用戶把舊家電拉來,換成少量現金,或折現直接拖一臺成色稍好的回去。同時,大批量沒趕上“以舊換新”的廢舊家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入與之類似的二手市場。

回收鏈條 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
“以舊換新”期間,利康虹橋曾流行著這樣一筆交易:不少精明的消費者定期前來“掃貨”,花幾十元買下一臺報廢的家電,然后拉到商場去“以舊換新”,往往能折不少錢,二手家電業主也趁機發了一筆橫財。如今,這其中隱含的問題卻逐漸顯現出來:一方面,政策的結束,使原有的家電回收渠道遭遇挑戰,“隱退已久”的二手商販重出江湖;另一方面,在渠道轉向舊貨市場后,家電回收鏈條變得更加復雜化。

原有的“三點一線”式鏈條相對簡單:消費者將舊家電交給指定銷售企業(如家電連鎖賣場),然后銷售企業拖舊給回收企業,回收企業再轉給指定的拆解企業進行環保處理。而現在,無縫對接的生產流水線已出現斷層。“以前回收的舊家電都交付指定企業,但政策結束后,我們就不回收舊家電了。”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他們以前的工作是,在參與消費者“以舊換新”后,一些廢舊家電就會被拖到物流基地,然后由國家指定的中標企業進行環保處理。

整個鏈條中,“外來企業”根本無法介入,其中包括一些家電市場以及私人商鋪,國家對中標企業的要求非常嚴格。華星環保就是一家中標的拆解企業,曾經參與整個以舊換新的回收鏈條,但政策結束后,它們也跟著回到了“解放前”。其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現在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的廢舊家電,我們都回收。不過,再沒有補貼了。”據了解,要是在以前,他們每拆解一件家電,都會獲得國家相應的補貼,數額在5元至15元不等。

場景還原 廢舊家電 改頭換面
對於這些企業來講,政策結束確實帶走了不少回收業務,而作為“第三者”的二手市場,他們卻有不同看法。

“對我們來說,以舊換新結束是一件好事。”一位主營回收空調業務店主告訴筆者。他表示,現在賣場內家電基本恢復了原價,一些在價格上敏感的消費者就會考慮購買二手家電。另外,他們現在已經完全參與到家電回收的鏈條中,未來的生意可能越來越紅火。

然而,新的鏈條到底有多復雜?廢舊家電流入回收店,在加工處理后可能轉賣給新的消費者,或者進行拆解,零件流入維修店、配件市場,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廠商。最無收益的做法則是賣銅、賣鐵、賣塑料。當然,這種處理辦法他們很少嘗試。

場景一:翻新拆零件
離李女士店面不遠,一位店主手里拿著某種小型噴漆設備,正在翻新一臺電視。在她旁邊,還有幾臺舊電視正等待著被“換膚”。她一邊招呼前來詢問的消費者,一邊著手翻新工作。年前,她店里還存放著大批報廢電視,特意為“以舊換新”準備的,但現在,她已經不收了。她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回收能用的然后再轉手出去,因為自政策結束后,她已經不“缺貨”了。

她還告訴筆者,成色稍差的電視會被拆解,零件自己拿來重復利用。“只有對那些不會修電器的人,零件才會沒用,我們自己用得著,我們會修電視。”

場景二:流入小廠商
彩電、空調、洗衣機、冰箱……在利康虹橋的家電大廳內,一水兒各式各樣,各種成色的二手家電。一家空調回收店主告訴筆者,只要是空調,無論報廢他都收,一臺大約在200元上下。他表示,這種家電很多人要,“不光我們自己可以拆零件、賣塑料,而且有些廠商也要。”據了解,一些小型廠商要生產新的空調,有的零件能用得上。當筆者質疑時,他則解釋道:“它們不是原廠,都是個人的小廠商。”

在市場內,筆者也確實發現了一些“小廠商”的新產品。一位回收店主,展示了一款17寸的黑色液晶電視。“絕對是新的,包裝給你隨便拿一個。”筆者仔細檢查了一番,電源線、生產說明書確實樣樣俱全,價格只有600元。

他告訴筆者,這是一些小廠商生產的電視,上面沒有品牌,但照樣有保修期,期限為一年。在店內,還有許多成色較新的液晶電視,他稱這些都是從賓館淘汰下來的,其中一款海信17寸的二手電視價格僅為400元。

同行算賬 老王賣瓜 自賣自夸
“非法的貨我們不要,禁收的不收,比如說井蓋、電纜。”一名正規回收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他還表示,有安全隱患的也絕對不會流入市場,像微波爐、液化氣罐等。“如果單位明確要求報廢,不允許流入市場,我們就不會流入市場。”他明確地表態,“我們和作坊式的回收店不一樣”。

而按照回收店自己的說法,他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位店主告訴筆者:“我們和馬路邊上那些小商販可不一樣。”他認為,那些商販對消費者缺乏責任心,收了就收了,換了就換了,出事的時候總找不到人。他告訴筆者,店內的所有貨全部是一個禮拜內包換,一個月內保修,且開的都是實體店,能找到責任人。

作為一家中標企業,華星環保相關工作人員則告訴筆者,自己與他們都不一樣。“首先我們是做環保處理,家電拆解后不會產生污染。”他表示這一點其他企業很難做到。 “外邊的二手貨很難辨識,有時候在不環保的情況下,也可能流入市場。”最後,他還向筆者保證,華星環保處理的廢舊家電絕對不會再流入市場。

以舊換新結束后,家電回收渠道由一端走向了另一端:中標企業失去了政策扶植,失去主流地位;具備資質的正規回收企業又拒絕向消費者提供援手。所以,一些二手回收市場成了消費者處理家電的主要去處。這些私營店主憑借著“自產自銷”的能力,把一批又一批的二手家電加工、拆解,然后轉手向別處。別處是何處?是廠商、維修店、配件市場,抑或直接植入到了新的家電?一時之間還真讓人難以辨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